特区从这里起航|“24小时内答复”制度在这里诞生

在两个半圆铜球之间,三颗星辰仿佛冉冉上升、刺破天际……阳光下,汕头经济特区的标志性建筑《升腾》傲然挺立、熠熠生辉。

特区从这里起航|“24小时内答复”制度在这里诞生

地标《升腾》雕塑。

《升腾》所在的这片热土,是汕头经济特区发祥地——龙湖。1981年11月,国务院批准汕头试办经济特区,范围1.6平方公里,也就是现在龙湖区政府大楼及周边土地。自此,龙湖成为汕头经济特区的“试管”。

汕头的特区梦,从这里开始。

经过40年的发展,龙湖从一片未开发的浅海滩涂到楼宇林立,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破茧成蝶。承继着特区基因的龙湖,从未忘记曾经肩负的“试验田”使命,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事业,先行先试、创新探索的态度一以贯之。

如今,在汕头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、推动汕头经济特区再出发的历程中,龙湖依然把履行好重要窗口、试验平台等职责作为使命担当,以全力打造高质量核心城区的实践,展现着新时代特区发祥地的活力。

汕头的特区梦,从这里升腾。

特区精神驱动工业经济加速发展

在龙湖区政府大楼后,矗立着一栋栋老旧工业厂房,这里便是汕头经济特区早期建设的龙湖工业区。

特区从这里起航|“24小时内答复”制度在这里诞生

汕头经济特区成立初期的通用厂房。杨立轩翻拍。

人多地少、远离经济核心区、交通基础条件差、资金缺乏……原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第一任主任刘峰曾回忆称,初创时期,1.6平方公里的荒地要如何承载汕头的“特区梦”,是他们遇到的第一道难题。

路要一步一步走。1982年,按照中央规定的出口加工区的形式,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开启龙湖工业区的建设,并采取建成一座标准厂房就引进一批外商、办起若干生产厂的做法。1983年,龙湖工业区第一栋通用厂房顺利竣工,首批外商随即进驻。

特区从这里起航|“24小时内答复”制度在这里诞生

1984年的龙湖工业区入口处。杨立轩翻拍

特区从这里起航|“24小时内答复”制度在这里诞生

1984年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前的迎宾路。杨立轩翻拍。

特区从这里起航|“24小时内答复”制度在这里诞生

如今的龙湖区政府大楼及周边。

“最初管委会把这里当作一个综合服务体来规划,既有星级酒店,又有办公大楼,还有活动场地。”方克森说,“管委会大楼从一开始就没有围墙的概念,这在当时的汕头是比较超前的,也体现了特区对外开放的态度。”

正如管委会当时所设想,大楼建成后,经济特区管委会的办公地点都集中于此,且海关、银行等机构都在附近,办公大楼及其周边设施大大方便了来特区办事的外商、外资企业,使他们免于来回奔波。这一高效便捷的集约化办公模式,至今仍在龙湖延续。

汕头大楼的高度在当时也比较超前。方克森说,因机构简单,管委会一开始只计划建4层楼。但他认为,从远期规划的角度来看,起码要建10层。方克森的意见最终被采纳,大楼共建了12层。由于管委会并不需要这么多办公室,就把部分楼层租给外商、外资企业,电梯、会议室也与他们共用。

回想起自己在特区工作过的那段岁月,方克森依然感到自豪。他说,能够在特区独当一面地负责规划工作,亲眼看着每一栋大楼拔地而起,看着这个片区从荒沙变新城,是一段非常难得的人生经历。也许是因为这一份特区情怀,退休多年的方克森至今仍住在龙湖区政府办公大楼附近。

阅政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