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代表:

  利于百姓的事都可探索

  历来走在改革前沿的广东,在医改中也一直充当着先行先试的角色。全国两会期间,分管卫生工作多年的广东省副省长、全国人大代表雷于蓝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,畅谈对医改的理解。

  ■引入商业保险,让百姓再少掏点钱

  “假如您是一位普通的市民,对医改最大的期望是什么?”记者问。

  “希望看病的时候,自己从腰包里掏的钱少一点。”雷于蓝坦率地答道。她说,三年医改效果显著,但为什么有些老百姓感受还不太明显,归根到底还是现在看病就医自付比例还是偏高。

  从2003年任副省长至今,雷于蓝经历了以新农合为代表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无到有的过程。她说,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已经实现了广覆盖,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城乡二元化体制逐渐融合,基本医保城乡统筹一体化的趋势也越发明显,如何提高保障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,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  “蛋糕越做越大,如何分配得更好是关键。”雷于蓝说,在这方面,广东省将再次率先探路,尝试进一步鼓励商业保险参与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服务,提高管理水平和保障水平,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。

  雷于蓝介绍,广东省现在已经有“番禺模式”和“湛江医保模式”。前者是政府采购方式,即政府支付管理费,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经办服务;后者则是引入商业保险机构,在居民缴纳的保费中提取15%购买人保健康提供的补充医疗保险,即大额医疗补助保险。这样提高了报销比例、简化了报销程序,百姓得到了实惠。

  “当然,改革必然需要突破现有格局。”雷于蓝承认,诸如“湛江模式”的尝试,可能会与现行的医保管理制度发生冲突。为此,她作为人大代表已经向有关部门建议,修改相关法规,鼓励改革创新,让一些新问题在改革中逐步得到完善。

  ■服务价格调整先要试点摸索

  “公立医院改革不光是钱的问题,投入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。”雷于蓝说,公立医院的改革,政府投入是一块内容,如何保持医务人员的积极性,让他们的价值得到体现,也是衡量改革是否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内容。

  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一个关键环节,是要让医疗服务价格能够对医务人员起到激励作用。雷于蓝坦承,这个问题暂时还没有得到解决,医疗服务价格还反映不出医务人员的价值。

  “几年前我们就有了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试点方案。”雷于蓝说,经过几年的改革,发现里面还是有不少问题。“比如说,药品明码标价,老百姓清楚,但是对医生的服务价格就不见得了解。假如贸然提价,群众可能不会接受。”

  在雷于蓝看来,有必要重新对服务价格的设计体系进行完善。现在广东已经有3个地方在进行试点,湛江、韶关和深圳,具体怎么调整,还是需要依靠试点来摸索。

  ■多元办医满足多层次需求

 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明确提出了要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。在这个问题上,广东省也经历了逐步摸索完善、先行先试的过程。

  “3年之前,民营医疗机构在广东省医疗服务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0%,这和广东市场经济发展的先驱地位不够一致。”雷于蓝表示,广东省现有1亿多人口,这么庞大的人群,需要有多种层次的医疗机构来满足多样性的医疗需求,医疗机构的兴办主体自然应该是多元的。“政府应该集中精力保证基本的医疗服务,其他的服务可以通过市场来调节。”

  早在2009年,广东省政府就专门出台文件,支持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。目前,民营医疗机构在广东发展迅速,民营医院数量已经占到医院总量的32%,而且有了全国首家民营三甲综合性医院。

  对于现有的公立医院是否应该引入市场机制进行改革,雷于蓝持谨慎的态度。她认为,公立医院现在承担着基本医疗的保障任务,要体现公益性。而进入市场,又需要专心去适应市场的需求。现阶段,公立医院还做不到两头同时兼顾,“一心不可两用”。


参考资料